再不重视家庭劳动教育,你家娃就out啦!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劳动教育正式被提上了日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禁拍手称快,激动不已。
谁都知道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一人独享家庭资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现象早已是家常便饭。再加上可怜的爸爸、妈妈们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更是只有一句话:只要成绩好,啥事不用你插手!于是,我们的小公主、小皇帝们,便成了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主。
难道这样真的符合我们的教育初衷吗?当然不是!我们的党中央、国务院早已反复强调:我们要发展素质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看清楚了吗?我们要培养的可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呀,未来可是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尊重劳动成果,甚至厌恶劳动,看不起劳动人民,脑子里充斥着这样的劳动价值观,怎么能担此大任呢?所以,发展劳动教育势在必行!
《意见》中强调劳动教育要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而家庭要在劳动教育中发挥基础作用,家庭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那么如何才能搞好家庭劳动教育呢?主体是孩子,但核心还是我们的家长。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人。
家庭劳动教育主要内容自然是家务劳动。孩子是家庭成员之一,我们理应让他们分担一部分家庭任务与责任,这样可以很好的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与责任意识。
我们的家庭劳动教育就可以从引导孩子做家务开始。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懒,其实,每个孩子都爱模仿,天生有参与劳动的内驱力,所以,当孩子有劳动欲望时,我们不要拒绝,而应悉心引导,并在劳动过程当中为他们做好榜。通过长期言传身教,孩子很容易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再加上孩子在劳动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与智慧,体味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美好感受,培育出对劳动的热爱之情,还会进一步产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感情。
劳动教育另一项重要内容:职业体验。很多家长认为这项内容家庭完成不了,其实,家长如果用心的话还是可以做到的。可能我们做不到完全让孩子真正体验职业,但却可以对孩子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家长可以利用自身的职业、亲友的职业,以及生活当中可以接触到的其他职业。可以和孩子聊一聊这些职业,如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带孩子去参观、调查、初步体验,为孩子在职业体验劳动教育中打下基础。在职业体验教育中,家长依然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这要求我们的家长在对待自己的工作上,要表现出兢兢业业,爱岗敬业,甚至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态度。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孩子对待工作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是如何对待工作的,如果父母双方都对自己的工作抱有积极的态度,孩子会更有信心,忽略社会压力,坚定的追求梦想。无疑,家长良好的职业榜样对孩子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意见》中明确显示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突出特点,但也表明培养孩子的劳动价值观和弘扬劳动精神才是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而且从哲学上说,意识对物质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因此,一些非实践性劳动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是我们家庭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
对于非实践性劳动教育内容,如果使用单纯的说教,肯定容易引发孩子的反感,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善于利用和创设一些情境一定会有不错的教育效果。比如在节假日的时候带孩子出去玩,遇见景点的工作人员,或者是在马路上遇见交警正在指挥川流不息的车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点拨孩子:虽然我们在享受假期,但是还有许多人在工作岗位上默默的做着奉献。孩子亲眼所见的、观察到的,不需要我们家长做过多的解释,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尊重劳动成果的种子,就会悄悄地埋进孩子的心里。再比如,在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大国工匠、劳动模范和时代楷模,他们的故事感人至深,精神奕奕生辉,是中国精神的精髓,必须大力弘扬,代代相传。这种教育素材笔者认为可以选择和孩子一起观看劳动模范、时代楷模等的颁奖视频,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容,为之震撼,无需多说一个字,孩子们都会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
智慧如你的家长朋友们,劳动教育的大门已经开启,素质教育的时代已经到来,应试教育的模式必将退出历史舞台,让我们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为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